2007年6月13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让文化“粉丝”激活“非遗”
雷振岳

  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分别来到中华世纪坛,观看正在这里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据新华社)。也是在这一天,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揭牌,珠海从此有了正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工作机构(6月10日《珠海特区报》)。
  有了政府的积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复苏有望。但笔者以为,要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除了进行必要的政府拯救外,更要营造欣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培养出更多“非遗”的“粉丝”来。
  在当今社会,“粉丝文化”正在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易中天、于丹、王力群等能成为“新学术明星”,文化“粉丝”们的作用不可磨灭。
  反观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习惯动作,则多是用联合国级、国家级、省级的“申遗名录”来表达尊重和重视。这种保护固然具有积极意义,却也使一些文化遗产只是从乡间走进博物馆,仍然束之高阁。也就是说,虽然政府已经非常重视,可群众仍然不了解;虽然文化开发工作“活”了,可文化本身仍没有真正“活”起来。这使得社会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仍停滞在单调和僵化的状态。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而轻视,甚至误解文化遗产。
  更重要的是,下一代的孩子业已形成审美娱乐化崇拜和感官刺激崇拜,若再不及时唤醒他们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兴趣,我们的非物质文化开发将后继无人。“失去了传承人,遗产就变成死的东西,就没有保护的价值了。”政府花费巨资保护和开发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因为没有优秀的继承人而难以走出“研究院”和“保护中心”。
  所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粉丝”的深意,在于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让文化遗产永葆青春。
  温家宝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我们不仅要保护,也要继承、发扬和创新。”所以,我们在注重开发、保护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从“活”上下功夫。各级政府的文化职能部门应组织基层民俗活动阵地,让文化绝活走出博物馆,走向火热生活,展现在大众面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地方性文化的精华,一定很快就会吸引群众“粉丝”。如此,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能日渐繁荣了。